繼本市10家新機構密集掛牌組建后,今天,第二批20家新機構正式掛牌成立,以新機構名義開始工作。
北京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新組建機構中,既有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基本對應設置的機構,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建立起全市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又有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如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主要是為了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建設符合首都特點的政務服務體系,實現政務服務“一口對外”、審批事項“一窗辦理”、群眾訴求“一號響應”、創新創業“一網通辦”。
“這次改革落實和體現了優化協同高效這個重要原則,把轉變和優化職責作為改革關鍵,著力優化黨政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編制配備,做到科學合理、權責一致,有統有分、有主有次,推動部門履職到位、流程通暢,切實提高運行效率。”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據記者了解,本市新機構的掛牌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到本月底,新組建機構將全部調整到位。
此前報道:重磅!北京市機構改革進展:首批10家機構掛牌組建
記者還了解到,除第一批新組建掛牌機構外,市政府其他機構也將在本月底前基本調整到位。
首批10家機構
市公務員局
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公務員管理職責劃入市委組織部,對外加掛市公務員局牌子。
市人才工作局
將市委組織部的人才工作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人才工作相關職責整合,組建市人才工作局,作為市委組織部管理的機關。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將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無線電管理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加掛市無線電管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牌子。
副市長殷勇出席掛牌儀式。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將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勘察設計和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公室的職責,以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的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加掛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副市長隋振江出席掛牌儀式。
市生態環境局
將市環境保護局的職責,以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市水務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市農業局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等整合,組建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
副市長楊斌出席掛牌儀式。
市農業農村局
將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市農業局的職責,以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農業投資項目、市財政局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的農田整治項目、市水務局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等管理職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農藥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辦公室)的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農業農村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與市農業農村局合署辦公。
副市長盧彥出席掛牌儀式。
市商務局
將市商務委員會更名為市商務局,仍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加掛市政府口岸辦公室牌子。劃入來京投資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認定職責;將有關反壟斷等職責劃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的監管職責劃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副市長殷勇出席掛牌儀式。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將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以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
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將市金融工作局的職責,市商務委員會的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監管職責等整合,組建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加掛市金融工作局牌子。
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將市民防局更名為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仍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
副市長楊斌、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張宏、國家人防辦有關同志出席掛牌儀式。